和健康的距離有多遠?是一座山?一條大河?一張支票? 還是一個職稱?
🔍 我們面對的現實
📉 醫療資源嚴重失衡
偏鄉醫療院所與病床數遠低於都市,甚至出現「無醫鄉」現象。
🧑⚕️ 醫護人力不足
偏鄉每萬人醫護人數遠低於雙北,導致健康照護長期失衡。
🏥 偏鄉健康不平等
原住民平均壽命比全國平均短8歲,疾病難及時診治。
醫療資源城鄉差距大
- 根據衛福部112年的統計資料顯示,就醫療院所來看,台北市有15.49個醫療院所為居民服務,而雲林縣則僅有7.62個,金門和連江地區則少於5個以下。
- 以病床數而言,台北市每萬人有105.53個病床,而嘉義縣每萬人卻僅有6.89個病床,醫療資源分佈極不平均。
- 部分偏鄉地區甚至出現「無醫鄉」或「一醫鄉」的情況,這些地區的居民健康受到嚴重影響。
資料來源:衛生福利部

資料來源:衛生福利部
醫師人力不足
- 台灣實施醫師總額管制,醫學系招生名額固定,加上人口老化和疫情等因素,導致偏鄉地區醫師人力更加短缺。
- 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,台北市每萬人有211.08位執業醫事人員,而苗栗縣每萬人有73.92位,而金門縣每萬人卻僅有32.97位,醫療城嫏差距更加嚴重。

資料來源:衛生福利部
偏鄉居民健康問題
- 原住民平均餘命與全體國民的差距達8.02歲,凸顯了醫療資源對偏鄉原住民健康的重要性。
- 偏鄉地區缺乏足夠的醫療資源,可能導致疾病得不到及時診斷和治療,影響居民的健康。
- 讓健康沒有距離,讓每個人都能獲得公平醫療,邀請您捐款支持,共創健康無差距的社會。
❤️ 一起讓「健康無距離」
你的小小支持,將匯聚成改變的力量。
你的支持,讓健康服務走進社區、深入偏鄉。
每一場講座、每一份手冊、每一次篩檢,
都是讓健康不再遙遠的行動。
Health for All 是願景
更是行動!